简单了解OSI七层模型

首页 / 其他 / 正文
  1. OSI参考模型osi七层模型参考脑图
OSI(open System Intercooect),开放式系统互联,一般称为OSI参考模型,是ISO(国际标准化组织)组织在1985年研究的网络互联模型
  • OSI七层模型的划分

    OSI定义了网络互连的七层框架(物理层,数据链路层,网络层,传输层,会话层,表示层,应用层)点击这里查看脑图详细信息

osi七层模型参考图

各层功能定义
模型吧网络通信的工作分为7层。1-4层被认为是低层,这些层与数据移动密切相关。5-7认为是高层,包含应用程序的数据。每一层负责一项具体工作,然后把数据传输到下一层。由低到高分别为:物理层,数据链路层,网络层,传输层,会话层,表示层,应用层。
  1. 应用层

    直接对应用程序提供服务(提供应用接口)。也为用户直接提供各种网络服务。
    常见的网络协议:HTTP,HTTPS,FTP,POP3,SMTP等
  2. 表示层

    提供各种用于应用层数据的编码和转换功能,确保一个系统应用层发出的数据能被另一个系统识别。数据压缩和加密也是表示层可提供的转换功能之一。可以简单理解为:格式化数据,以便为应用程序提供通用接口。
  3. 会话层

    在两个节点之间建立端连接。此服务包括建立连接是以全半工还是双半工方式进行设置。这一层是负责建立,管理和终止标识层实体之间的通信会话。改成的通信由不同设备中的应用程序之间的服务请求和响应组成。
  4. 传输层

    面向连接或无连接。包括双半工或半双工,流控和错误恢复服务。建立了主机端到端的链接,传输层的作用是为上层协议提供端到端的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,包括处理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等。 改层屏蔽了下层数据通讯细节,是高层用户看到的只有两个传输实体间的一条主机到主机的,可由用户控制和设定的,可靠的数据通路。比如,TCP,UDP就在这一程,端 指的是端口号
  5. 网络层

    通过寻址来建立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,他包括通过互联网络来路由和中继数据。通过IP寻址来建立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。为源端的运输层送来的分组,选择合适的路由和交换节点,按照地址传送给目的端的运输层。
  6. 数据链路层

    将数据分帧,并处理流控制。本层指定拓扑结构,并提供硬件寻址。将比特组合成字节,再将字节分帧,使用链路层地址(以太网使用MAC地址)来访问截止,并进行差错检测。
  7. 物理层

    原始比特流的传输。实际最终信号的传输,通过介质传输比特流。
电子信号传输和硬件接口数据发送时,从第七层到第一层,接受方相反,是从第一层到第七层
各层对应的设备
  1. 应用层

    • 计算机:应用程序,比如:ftp,SMTP,HTTP
  2. 表示层

    • 计算机: 编码方式,图像编码解码,url字段传输编码
  3. 会话层

    • 计算机: 建立会话,session认证,断点续传
  4. 传输层

    • 计算机:进程和端口
  5. 网络层

    • 网络: 路由器,防火墙,多层交换机
  6. 数据链路层

    • 网络: 网卡,网桥,交换机
  7. 物理层

    • 网络: 中继器,集线器,网线,HUB
上边就是简单了解OSI七层模型的全部内容了,当然理解不够彻底,还需要更深入的学习。
打赏
评论区
头像
文章目录